法医临床学教研室简介
法医临床学教研室隶属济宁医学院法医学与医学检验学院,现有教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6位教师分别毕业于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华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教研室成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队伍。教研室老师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法医人类学的教学、科研和司法鉴定工作。
教师风采
孟欢欢,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副主任法医师,山东省医学会法医分会委员,济宁市司法鉴定人协会理事。在山东省内最早开展视觉、听觉司法鉴定实验室检查的技术人员之一,多年来累计从事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案件500余例,并入选“山东省司法厅司法鉴定专家组”。发表学术论文8篇,个人获奖情况: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法医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临床组一等奖;第三届宋慈杯优秀司法鉴定文书二等奖;第十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李长征,硕士,主任法医师,中国法医遗传学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会员,山东省医学会法医分会委员、秘书,济宁市司法鉴定人协会副会长。在山东地市级公安机关最早将DNA技术应用到公安侦破案件的技术人员之一,多年来累积利用DNA技术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865起,也是我省公安机关唯一从事活体骨龄鉴定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工作以来,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入选“山东省公安机关DNA专家组”、“山东省司法厅司法鉴定专家组”,荣获“济宁市青年科技进步奖”、“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山东省十佳警察提名奖”、“标兵型齐鲁英才”、“山东省刑事技术青年人才”、“济宁市五四杰出青年”、“济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山东公安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济宁市公安基层技术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
刘司南,法医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法医神经电生理学(人体损伤、眼科学),其中人体损伤研究方向旨在利用多模态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来了解创伤性脑损伤的神经基础和病理生理变化,揭示损伤后急性和慢性阶段复杂认知功能障碍背后的功能性大脑变化,并引领对患者的识别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先后在发表SCI论文6篇。法医眼科学方向旨在利用眼视光学、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法律实践中视觉功能客观评定等问题。
牛玉武,主任法医师。2013年当选“山东省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2014年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6年入选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员库,2016年第十八届新泰市人大代表,2017年被评为“新泰市劳动模范”、“第十届新泰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新泰最美政法干警”,“泰山公安英才警务标兵”。
虢洪松,法医学硕士,副主任法医师/讲师,研究方向:利用有限元模拟外力作用方式,研究骨折的成伤机制。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司法鉴定文书评选一等奖、2021年度山东省优秀司法鉴定文书评选优秀奖,先后发表文章7篇。
黄美莎,法医学硕士,主要研究藏族高原适应与DNA族群地域推断及骨折成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一项、公安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6篇。